本文目录一览:
- 1、属于高标准农田的标准是什么?
- 2、高标准农田5个标准
- 3、高标准农田验收的允许误差
- 4、高标准农田修路标准
- 5、高标准农田验收标准
- 6、高标准农田建9个标准
属于高标准农田的标准是什么?
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的高标准建设:在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,高标准农田需要建成集中连片、设施配套、高产稳产、生态良好、抗灾能力强,并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。
高标准农田验收标准如下:高标准农田建设应达到“田地平整肥沃、水利设施配套、田间道路畅通、林网建设适宜、科技先进适用、优质高产高效”的总体目标。
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、集中连片、设施完善、农电配套、土壤肥沃、生态良好、抗灾能力强,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、高产稳产的永久基本农田。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涵盖多个方面。首先是土地整治,通过平整土地,能有效改善农田灌溉和排水条件,减少水土流失。
国家定的高标准农田是指通过土地整治、设施完善和生态优化形成的旱涝保收、高产稳产的耕地。具体特点如下:基础条件优越高标准农田需具备集中连片、土壤肥沃的核心特征。土地通过平整工程实现“田成方”,即田块规整、大小适中,便于机械化作业;土壤通过改良措施提升肥力,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。
高标准农田5个标准
高标准农田验收标准如下:高标准农田建设应达到“田地平整肥沃、水利设施配套、田间道路畅通、林网建设适宜、科技先进适用、优质高产高效”的总体目标。
高标准农田的5个标准通常为土地平整、集中连片、设施完善、农田配套、土壤肥沃。土地平整:这是基本要求,涉及耕作田块修筑、田面平整、水系沟通等。需按因地制宜、集中连片、方便耕作原则,对土地平整划分,让每个田块具备灌排能力,以满足现代化农业生产和机械作业需求。
旱能灌、涝能排:农田具备完善的灌溉和排水系统,能够应对干旱和洪涝灾害。土壤肥、无污染:农田土壤肥沃且无污染,能够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。产量高:高标准农田具备较高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产量,能够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。
高标准农田验收的允许误差
高标准农田验收的允许误差范围会根据具体的验收标准、地区以及项目类型等因素而有所不同。在土地平整质量验收标准方面:对于土地精平,地块内高程标准偏差值sd值需不大于5cm,同时,绝对偏差分布值小于5cm的测点个数累积百分数需不低于80%方为合格。
其壁厚误差单侧允许偏差为±5mm。总壁厚偏差则不应超过设计值的±10%。这一标准确保了排水沟的防渗性能和结构稳定性。对于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水渠侧边混凝土浇筑厚度:误差应严格控制在3厘米(即30mm)以内。这一要求有助于保证水渠的侧壁强度和水流顺畅。
对前期施工项目(如清表、土方)可上浮5 - 8%,后期项目(如绿化)适度下调,加速资金回笼。但需注意《招标投标法》第33条禁止超10%偏差。高频失误预警漏项生态沟渠、土壤改良等隐性工程(占总投资12 - 15%)。未计入监理费(2%)、设计费(5%)等取费科目。
政策支持与创新模式资金保障:以 *** 投资为主,2025年预算超86亿元,鼓励“财政贴息 + 社会资本”模式。数字化管理:依托智慧农业平台实时监测1809个嘎查村墒情,推广北斗导航播种(误差≤2厘米)、“田管家”APP等,出苗率提升至98%。

高标准农田修路标准
1、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 土地平整工程:耕地集中,农田表面平整,耕层厚度达到30cm以上,有效土层厚度达到60cm以上,土壤理化指标满足作物高产稳产要求,田地规格和平整度符合农业机械化生产要求。
2、高标准农田建设时,占用农田修路是不被允许的,即便是闲置地也不能用于此目的,这一比例不得超过5%。 根据国家农业农村部相关的公开资料,任何设施的建设都不得占用高标准农田。
3、法律主观: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,修路占地并未获得赔偿。高标准农田是指在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内,建设土地平整、集中连片、设施完善、农电配套等现代化农田。这些农田的建设目的是为了提高耕种条件,改善灌溉设施。
4、按土地类型划分的常见补偿标准 耕地补偿:旱田平均每亩补偿3万-8万元;水田平均每亩补偿9万-9万元;菜田平均每亩补偿15万-16万元。基本农田补偿:旱田平均每亩补偿8万元;水田平均每亩补偿9万元;菜田平均每亩补偿16万元。
5、对于高标准农田修路占地,通常情况下农民不需要获得赔偿。这类占地并非占用农民的责任田,而是为了改善农田的基础设施,如土地平整、集中连片、设施完善等,以利于耕种和灌溉,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稳定性。高标准农田是指那些经过改良,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耕地。
高标准农田验收标准
高标准农田验收标准如下:高标准农田建设应达到“田地平整肥沃、水利设施配套、田间道路畅通、林网建设适宜、科技先进适用、优质高产高效”的总体目标。
高标准农田验收的允许误差范围会根据具体的验收标准、地区以及项目类型等因素而有所不同。在土地平整质量验收标准方面:对于土地精平,地块内高程标准偏差值sd值需不大于5cm,同时,绝对偏差分布值小于5cm的测点个数累积百分数需不低于80%方为合格。
土壤质地:改良后的土壤质地应达到壤土质地,具体标准为砂粒含量在20%-50%之间,粉粒含量在30%-60%之间,黏粒含量在10%-30%之间。这样的质地能确保土壤具有良好的通气性、透水性和保水性,为作物生长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。
确保农田长期发挥效益。这些方面的验收标准如下: 整治田块:要求农田平整度达到一定标准,田块集中度提高,结构布局合理。 改良土壤:土壤有机质含量应有所提升,土壤养分平衡,耕作层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改善。 建设灌排设施:农田灌排和集蓄水条件应得到改善,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,旱涝保收能力增强。
高标准农田建9个标准
高标准农田建设的9个标准包括:田块平整、土壤改良、灌溉与排水、田间道路、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、“一平、两通、三提升”、科技应用、区域差异与标准调整、综合协调与长效管理。田块平整:田块需要规整且集中连片,平原地区的田块面积需达到一定规模,丘陵山区可根据地形适当调整。田面应平整,耕作层厚度适宜,以便于机械化作业。
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是土地平整、合理利用水资源、实施农田保护、生态环境维护。高标准基本农田应通过实施土地平整工程,耕地集中,农田表面平整,耕层厚度应达到30cm以上,有效土层厚度应达到60cm以上,土壤理化指标应满足作物高产稳产的要求,田地的规格和平整度应符合农业机械化生产的要求。
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陕西省:2023年财政亩均投入标准为1622元,主要用于提升农田基础设施和综合生产能力。
高标准基本农田是一定时期内通过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、设施配套、高产稳产、生态良好、抗灾能力强,并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。 截至2018年12月,有300多个县区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,农机专业户超过500万户。农机化将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指标。
农田基础设施应达到较高水平,包括田地平整、水利设施配套、田间道路畅通等。 推行节水灌溉和其他节本增效技术,改善农业生态环境,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。1 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,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,增强主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。
本标准共包含以下 11 个部分,经湖南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的湖南地方标准网查询,均现行有效。